省委书记在这个陕北小村庄住了五天

时间:2018-05-30 08:36:37来源:208坊作者:雷子 土司 贾丰丰

 吃住在村民家中,每天爬山路、入农户、上地头,逐一走访了在村的全部171户农户——5月23日至27日,陕北一个小村庄迎来了位“大人物”,陕西省委书记在榆林市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蹲点调研5天。

住在村里,连续5天,走访了全部农户——这在省委书记的调研活动中很少见。

坊叔带领坊友们“围观”这场独特的调研活动,看看有哪些启示?

省委书记在这个陕北小村庄住了五天

 

五天蹲点调研省委书记做了哪些工作

胡和平书记的小山村调研时间排的有多满,坊叔从公开报道中梳理如下:

23日一到绥德,胡和平首先做了这些事:

1、参观郝家桥村史馆,

2、参观习仲勋同志旧居等革命旧址,

3、瞻仰绥德地委旧址,

4、瞻仰绥德师范旧址,

5、考察绥德革命纪念馆馆址。

在接下来五天时间中,胡和平吃住在村民刘世华家中,每天爬山路、入农户、上地头,带领调研组同志逐一走访了在村的全部171户农户。

胡和平先后走进村民梁合山家和刘国强创办的养猪场,了解生猪养殖周期、规模、成本等。

他3次到村子周边山上察看全村农田分布情况和农业生产条件,向正在田间劳作的王海红、霍新奇、霍兴福等村民了解西瓜、红葱、玉米、黄豆等作物的种植、生长、投入和收益等情况。

胡和平多次召开座谈会与镇村干部、党员群众沟通交流。

到村幸福院调研了解情况,走进村卫生室了解村民就诊和新农合等报销情况。

27日,胡和平主持召开市县镇村干部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总结蹲点调研情况。

省委书记在这个陕北小村庄住了五天

 

省委书记调研有哪些关键词呢?

革命旧址、农业生产发展、养老卫生、脱贫攻坚、村党支部、驻村工作队、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公路、学校……几乎涉及到这个村庄的方方面面。

省委书记花五天时间来蹲点调研的村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子?

郝家桥村位于绥德县城西南10公里,有4个自然村、耕地6600多亩,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408元。抗日战争时期,该村是远近闻名的模范村。

省委书记在这个陕北小村庄住了五天

 

在榆林工作的刘美是郝家桥村刘家集组人,刘美告诉208坊,胡和平书记的到来大家都挺意外的,下午村里面微信群里突然就传来胡和平到村里调研的照片,本以为书记来调研完就回去了,结果发现这个调研相当扎实,书记在村里和村民同吃同住待了五天时间。

“有张照片就是胡书记在我一个本家爷爷家里调研的,他家在村里的位置比较偏,平时村里人都很少去他家,没想到胡书记居然去了,听村里人介绍胡书记每家都去看了,问的很细,对村民生活以及村里的发展都很上心。”刘美对208坊说。

马新业是郝家桥村的会计,因为熟悉村里各家的情况,所以他陪着胡和平在村里调研。据马新业介绍,在郝家桥村驻村蹲点调研的5天里,胡和平每到一家,仔细询问家庭情况,有什么困难,未来有什么打算,与村民一起解决困难,商讨发展。这次调研很扎实,他每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真正和村民们打成了一片,胡书记离开村里的时候大家也很不舍,都希望胡书记以后常回来看看。

省委书记在这个陕北小村庄住了五天

 

据公开报道,当听到群众说“自己从土地里刨出的糖,吃起来更甜”时,胡和平非常高兴。

胡和平勉励干部,我们要时刻牢记老区人民的贡献,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强化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努力让群众的日子过得更好。

75年前,习仲勋在这个村44天的蹲点调研

把时间拨回到75年前——

1943年2月中旬,30岁的习仲勋获任绥德地委书记兼绥德警备司令部政委。当年3月至5月习仲勋同志带一个调查组到沙滩坪区的郝家桥村做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并推广了该村发展生产的经验。

当时发生了哪些事呢?坊叔采访了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武振教授。

省委书记在这个陕北小村庄住了五天

 

袁武振告诉208坊,在绥德期间为了使发展生产这一中心工作迅速开展起来,习仲勋要求机关干部要深入农村,帮助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

据袁武振介绍,习仲勋在和郝家桥村乡亲们交谈中,问村里谁劳动最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刘玉厚。习仲勋进一步了解到,刘玉厚是村主任、共产党员,还是乡参议员,近年来带领全村人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变工互助,合理安排生产,使这个佃户村的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群众生活得到了改善,减租保佃、征收爱国公粮等各项工作任务都完成得很好。

经过一段调查研究,习仲勋认为,郝家桥在实行变工互助、精耕细作、改良土壤、选择良种提高产量等方面都很有典型意义;刘玉厚朴实勤劳、廉洁奉公、带头实干,是农村的好带头人。习仲勋认真总结郝家桥经验,并提议地委研究决定,授予刘玉厚模范党员、劳动英雄称号,号召全区开展“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地委还特意制作了一方刻有“农村楷模”4个大字,由地委书记习仲勋和分区专员袁任远等领导共同署名的木匾奖给郝家桥村。郝家桥经验的推广,促进了绥德分区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开展,各地的劳动竞赛活动搞得红红火火,涌现出一批模范乡、村和先进人物。当年的粮食生产取得了较好收成,基本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军队的生产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先是解决了大部分粮食供应,尔后又达到全部自给,生产的棉布、服装等满足了部队需要。

省委书记在这个陕北小村庄住了五天

 

据有关史料记载习仲勋带领工作组在绥德郝家桥村通过长时间的蹲点调查,座谈访问,个别指导,总结经验,帮助群众改革完善农业生产措施,理顺了土地租佃关系,制定了扶持贫困农民、教育落后分子的措施,提出了组织群众移民南下,实行变工互助、精耕细作意见。地委根据调查组在郝家桥总结取得的经验,讨论通过了绥德地区生产计划和移民工作方案,一时间在绥德以至全陕甘宁边区对提倡自力更生、劳动光荣和发展生产、减租减息、厉行节约、渡过难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至当年年底,粮食生产取得了较好收成,基本解决了全区52万人口吃饭问题。

习仲勋曾经讲,我们的工作人员,既然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就应该站老百姓中间,万不能站老百姓头上。如果我们“板起面孔,摆起架子,叫人家一看他,是个‘官’,是个‘老爷’,那就很糟糕”。他认为,群众中蕴藏着很大的积极性、创造性,有许多典型模范人物。要做好工作,就要当好小学生。这不仅是个作风问题,还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

在坊叔看来,这句话对于当前的党员干部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作为领导干部就要放下架子,自觉站在老百姓中间,当好小学生,通过扎实的调研建立起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通过调研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省委书记在这个陕北小村庄住了五天

 

领导干部调研中的望闻问切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是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更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题中之义。

据史料记载从1927年1月4日起,毛泽东历时32天,行程70多公里,调研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亲眼看到许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事”,感到“许多农民运动的道理,和在汉口、长沙从绅士阶级那里听得的道理,完全相反”,当前的农民运动“好得很”。他回到长沙后,向中共湖南区委作了几次报告。中共湖南区委因此纠正了在农运工作中的右倾偏向,为几个月后大规模的秋收起义和湘南暴动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在坊叔看来,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务必要沉下心来,深入到群众当中来,认真听取群众心声。

省委书记在这个陕北小村庄住了五天

 

无论是91年前毛泽东的湖南五县调研还是75年前习仲勋同志为期44天的“同吃同住”,都是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鲜活注解,是“望闻问切”式调研方法的生动示范。

首先,“望”,看的清楚问题,才能抓得住本质。只有在大量的走访中才能积累经验,只有在仔细观察中才能发现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改变那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调研方式,不能“就近避远”“就富避贫”“就好避坏”“就易避难”,更不能只满足于材料中的盛景、汇报中的成绩。而是带着感情、带着眼睛、带着耐心做好调研的第一步。

其次,“闻”得见声,才能了解实情。基层问题虽然出在基层,但是其原因却带有错综复杂的特点。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认真倾听各方的意见和呼声,这既包括基层干部的声音、更包括普通群众的诉求;既包括“悦耳动听”的声音,也包括那些暂时听起来“让人不那么舒服”的声音。

省委书记在这个陕北小村庄住了五天

 

再次,“问”的了问题。带着问题调研,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在调研中多提问题,多发现问题,多认识问题,善于找到基层事物核心本质的症结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无论走到哪里,总要到困难群众的家里去走一走,看一看,短短几年时间,他走遍了全国每一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群众的住房、医疗、教育他都挂在心上,“粮食够不够吃”“家里是水厕还是旱厕”,凡是百姓关心的他都一一过问。

最后,既要情真意切,也要切中要害。领导干部不能虚情假意地走过程、做样子,而要带着真情实意去调研,发现问题并且最终解决问题,通过扎实的调研让人民群众真正地感到满意。要善于总结归纳调研中搜集到的各种信息,梳理信息的脉络,理清信息的脉象,熟悉问题的症候所在,对症下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调研的最终目的。比如,习仲勋在绥德郝家桥村调查中发现,当地医疗卫生情况差,群众中脓疮、头癣、红眼等传染病流行较广。习仲勋便派人从地委领来来苏、碘酒、红丹和眼药,调查组同志亲自为群众擦洗疮口、滴眼药水,帮助孩子们洗澡、理发,进行讲究卫生的宣传。

省委书记在这个陕北小村庄住了五天

 

“在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要解决好当前各个地方的主要矛盾,就必需沉下身子,到人民群众当中去,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各种需要,弄清楚当地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方面距离人民需要还有多少差距,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当地省情市情区情县情因地制宜,制定出解决矛盾的政策方法,从而把人民的生产生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把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唐震告诉208坊,胡和平书记率调研组深入榆林市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村蹲点调研,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为全省干部做出了表率,为深入推进全省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榜样和推力。

来源:208坊(部分材料来源人民日报、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