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大监督绘就美丽秦东新画卷

时间:2021-09-23 21:00:29来源:全国人大作者:冯添蔺绍春耿宏民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昔日诗仙李白登终南紫阁秀峰,北观渭河盛景,发出如此赞叹!

作为黄河的最大支流,今日之渭河,碧波荡漾,丰盈富饶,养育着500多万渭南人民,守护着秦东百姓的美好家园。但曾几何时,渭水之畔泥沙沉积,河水浑浊,给当地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小影响。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渭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执法检查与整改落实并举,将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地方环境治理体系,建立气水土一体治理的工作格局,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不断提升,一幅美丽渭南的生动画卷正在秦东大地上徐徐展开。





制度先行,织牢生态法治网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进行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

渭河航拍图。(来源:视觉中国)

2015年8月获得地方立法权后,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放在首要突出位置,坚定用好人民赋予的立法权力,为渭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定好边界、划好红线、筑好防线。

渭南市湿地面积达8.12万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26.3%。2016年,渭南市制定《渭南市湿地保护条例》,从法律上对黄渭洛河流域的湿地保护和景观净化起到了保障作用。2018年,及时调整了本届人大立法规划,增加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立法项目,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近年来,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形成了对生态环境领域立法进行检查监督的长效机制。

为推动执法检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2020年11月2日,渭南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办法》。检查办法共6章38条,对年度执法检查计划的确定、组织实施、报告审议、落实督办等提出明确规定和要求,推动渭南污染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美丽渭南建设取得新进展。


开展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

助力打赢碧水保卫战  

法者,治之端也。2019年,渭南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全国和省人大常委会的统一安排部署,对水污染防治法和《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条例》两部法律法规(简称“一法一条例”)进行了严格认真的执法检查,成为实现渭河之水变清变美,建设“生态渭河、景观渭河、安澜渭河”的重要举措。

在水污染防治的执法检查过程中,采取夯实责任,全面检查,边查边改,务求实效的检查方式,将执法检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扎实落实责任,确保执法检查取得实效,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围绕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确定的4个方面、6项重点内容,对照法律规定,逐条梳理,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人大监督有关规定,并以此作为检查提纲,将检查任务分解到人,检查组成员每人负责几个方面进行检查。这一举措,有效改变了过去少数人检查,多数人围观,执法检查走过场的情况,赢得了各县(市、区)人大、政府和群众的肯定。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检查组进行了归纳整理,建立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执法检查组发现,虽然渭南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水污染防治工作还存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和农村水污染治理难度大等短板。为了形成水污染防治合力,打赢碧水保卫战,执法检查组提出下一步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全局意识,切实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化为行动,落到实处,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水污染防治是一个系统综合工程,需要社会各方的广泛参与,多管齐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水污染防治浓厚氛围。同时,强化队伍建设和监管力度,下大力气解决突出问题。

经过不懈努力,曾经蒹葭苍苍水一方,渭河安澜美如画的八百里秦川风光正在重现,诗意渭南的美丽景观正在关中大地出现。


重点攻坚,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

2020年8月,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渭南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2020年,渭南市人大常委会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8月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深入所有县(市、区),实地查看了54个单位和项目点位,召开了17场次座谈会,梳理汇总问题144个,听取了市县两级人大、政府、法检两院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征求了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实现了执法检查全覆盖,效果良好。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且土壤污染防治法刚实施不久,执法检查组发现渭南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宣传培训还不到位、部门职责不明确、监测和执法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

一分检查,九分落实。渭南坚持问题导向,将整改落实工作贯穿于执法检查全过程,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对发现的问题,能现场整改的提出整改要求,不能立即完成的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和完成期限,做到立行立改,边查边改,边改边提高,释放出“整改不到位,监督不间断”的强烈信号,并提出要充分认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性工作,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和监管执法能力建设等建议。

保护好土壤环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重要保障。渭南市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为重点攻坚净土保卫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有利于健全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推动土壤环境持续改善。

 

持续发力,打造环保世纪行

从1995年开始,渭南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开展渭南(华山)环保世纪行活动。2018年,渭南环保世纪行更名为华山环保世纪行,并设立华山环保世纪行华山工作站,加强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经常性监督。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环保世纪行已经成为展示渭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一张生动“名片”。

2021年4月9日,2021年渭南市人大环境和资源保护暨华山环保世纪行工作会议召开。(渭南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在环保世纪行活动中,渭南市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新闻媒体组成华山环保世纪行调研组,通过看、问、听、谈、查、研等方式,重点深入各相关企业和项目改造现场,剖析问题、查找差距,“零距离”了解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危废处置等工作实施的具体情况。

2021年4月9日,渭南市人大环境和资源保护暨华山环保世纪行工作会议召开。2021年华山环保世纪行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为主题,重点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秦岭北麓、黄河流域渭南段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监督。围绕社会反映强烈的环境资源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研采访报道,推动问题解决,助力美丽渭南建设。 

织牢生态保护法治网,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渭南人大以生态法治为保障,以执法检查为依托,以整改落实为后盾,不断推动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渭南正以真抓实干的劲头和勇立潮头的气魄,奋力绘就新时代美丽秦东新画卷!



来源/作者:全国人大 冯添蔺绍春耿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