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15 16:00:26来源:全国人大作者:
导读: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每年召开一次,现在已经成为各级人大加强工作交流的有效平台。近期第二十七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法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引领地方立法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推动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
第二十七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12月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会议的召开意义非同寻常,重大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立法工作的实践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
去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确立并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包括立法工作在内的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部署。
今年10月13日至14日,首次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明确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重要任务。
新征程新使命,如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继续探索、及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人大立法工作水平,是摆在地方人大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法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引领地方立法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推动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
座谈会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在北京设主会场,各省区市设分会场。屏对屏交流,线连线沟通,会场气氛热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制度、人大工作、立法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指示要求,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时代性和针对性,是做好人大工作、立法工作的根本遵循。”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地方立法工作者一定把深入学习贯彻工作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砥砺前行,为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地方新篇章贡献力量。
力解人民“急难愁盼”事 更好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对于新时代的立法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近年来,各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法治建设的呼声期盼,全方位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
如何更好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广东针对科技发展中“缺芯”“少核”等短板问题,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安徽结合“数字江淮”建设,制定了大数据发展条例,明确数据资源统筹管理部门,建设江淮大数据中心平台,推动开发利用大数据发展数字经济;天津出台了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综合性地方法规,切实保护权利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立法推进改革步伐加快。为打造高水平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样板,上海出台关于制定浦东新区相关立法工作规程的规定,形成法规立法需求项目清单;海南加快构建自由贸易港法规体系,制定保护公平竞争条例,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河南、黑龙江聚焦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或修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江西作为重要的候鸟越冬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及时出台候鸟保护条例,为生物多样性建立坚实的法治屏障。河北制定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保护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在长江保护法通过后,云南通过了关于全面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为长江上游保护治理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确保“一江清水出云南”。
如何以高质量立法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有事就拨打12345”如今已成为很多北京市民的共识。北京出台接诉即办地方性法规,建立了全方位的群众诉求受理机制,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提供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法规制度供给。山东制定机动车改装和机动车噪声污染防治规定,坚持靶向精准施策,对机动车非法改装和“飙车”“炸街”等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等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等,把弘扬爱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法修法中。
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 让立法更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在今年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高度,深入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强调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我们始终牢记全过程人民民主‘首提地’的光荣使命。”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卓庆表示,上海制定出台了专门的实施意见,坚定不移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指导立法工作。
为了让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上海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鲜活载体、最响亮品牌,上海增加“直通车”班次、优化“直通车”线路布点、丰富“直通车”形式,联系点参与立法从“立法中”逐步向“立法前”“立法后”两端延伸。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还邀请联系点相关同志列席立法审议会议。
过程真参与,结果才会真满意。北京首创的“万名代表下基层,全民参与修条例”做法,在多部法规的立法中得到灵活运用,逐渐成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浙江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起各方参与立法的“数字绿道”,不断拓宽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推进立法协商。辽宁积极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制度机制建设,构建起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地方立法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框架。广西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与各级人大代表行权履职工作相结合,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立法项目征集、法规草案研读讨论等立法活动,让人大代表参与地方立法全过程。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立法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内涵,研究落实其具体路径,大力推进新时代高质量立法,使人大立法过程成为实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人民民主的典范。
用活“小切口”立法 助推社会治理“大发展”
辽宁通过惩戒严重失信行为规定,用12个“小篇幅”条文针对政务、司法领域最突出的严重失信行为,采取可行的联合惩戒措施;甘肃制定反餐饮浪费条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黑龙江、吉林两省分别修改城市供热的地方性法规,回应人民对提高供热温度标准的呼声;江苏正在制定的院前医疗急救条例,让“抓早”“抓小”的院前医疗急救事业跑出民生立法“加速度”……
近年来,许多地方人大常委会遵循小切口、有特色、精细化、可操作的地方立法原则,聚焦地方立法领域的热点痛点堵点问题,出台一批“接地气、立得住、真管用”法规,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切得“小”,注重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山西注重“小切口”,突出有特色,在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规中,调整事项相对单一的占到70%以上,不设章节的达50%以上,转型综改示范区授权决定只有7条844个字,简洁明了管用。
切得“准”,聚焦关键问题、精准发力。湖南务求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2021年9月表决通过的实施慈善法若干规定,仅10个条文,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制度设计,集中解决实际中应急慈善不健全、社区慈善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切得“实”,倡导实处着力、彰显实效。重庆抓实“小快灵”“小而精”立法,2021年修改的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篇幅从原来的8章54条缩减为“一文到底”36条,被农村干部群众称为能看懂、易执行的“干货式”立法。
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坚持实事求是“量体裁衣”。陕西的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秦腔艺术传承发展条例等,以立法保护红色资源、传承历史文化,效果明显。今年1月,福建出台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规定,当天就登上“热搜榜”,4600多万名网友关注,认为这项立法及时、给力、管用;5月,又通过儿童乘坐机动车使用安全座椅的规定。“这些在‘小切口’立法方面的实践探索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檀云坤表示,今后福建将继续注重开展“小切口”立法,努力提升地方立法的质量和效率,彰显地方特色,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发展协同立法 力促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赤水河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是长江一级支流中唯一保持自然流态的“生态河”,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依法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云贵川三省通力合作开展共同立法。
2021年5月27日至28日,云贵川三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并全票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制定修改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均于7月1日起施行。共同决定解决三省如何协调配合、联防联控、共同保护治理的问题,条例则解决本省行政区域内如何保护的问题,既强化流域共治,又体现各自特色,为全国区域共同立法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
既“谋一域”,也“谋全局”。细数这些年地方立法的“高频词”,“区域协同”绝对称得上是其中十分亮眼的一个。为保障党中央作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聚焦水流域保护、大气污染防治、优化营商环境等领域,地方协同立法越来越多,有效促进区域的整体高质量提升,实现优势互补。
北京、天津、河北同步表决通过关于授权人民政府为保障冬奥会筹备和举办工作规定临时性行政措施的决定,协同强化冬奥会法治保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协同制定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江西制定萍乡、宜春和吉安武功山区域发展协同立法工作方案,协商共治“大武功山”。
2021年3月,四川与重庆同步表决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提供有力制度供给。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文华表示,川渝协同立法是在赤水河保护跨流域协同立法成功的基础上,向跨区域协同立法的积极拓展。“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深化对地方协同立法的探索创新。”
备案审查全面“激活” 更加注重提质增效
备案审查制度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性,保证规则之治和良法之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人大要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介绍称,重庆人大近两年紧盯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审查,探索备案审查与立法工作协同发力,“点面结合”推动地方性法规贯彻实施,从专项审查法规配套规定的角度切入,全面清理配套规定制定总体情况,从聚焦中央要求、顺应改革需要、体现人民关切出发,选取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审查。推进备案审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显性化、常态化。
充分发挥备案审查作为公民权利救济“最后一道屏障”的作用。湖北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建议审查的规范性文件作为审查监督重点,对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坚决予以纠正或者建议修改,坚持备案审查结果与立法修法相衔接。
湖南在维护国家法治统一方面坚决做到“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持立改废并举,法规专项清理与常态化清理一体推进;统筹推进,加强和改善对设区的市、自治州地方性法规的审查指导,坚持省、市一盘棋;制定了备案审查五年工作规划,明确了考核约束指标。
各地坚持守正创新,严格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要求,紧紧扣住“备案”“审查”两个环节,在提高备案审查工作实效上下功夫、谋突破、出成效,打造地方人大监督“利器”,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人大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倍感振奋和激励。”“干劲更大,信心更足了!”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热切表达感受,不约而同道出共同心声——地方立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以更丰富的民主形式、更畅通的民主渠道,持续践行和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开创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新局面。
(:张维炜、冯添、李倩文、宫宜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