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22:49:20来源:作者:(周莹)
为继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提升多元解纷和诉源治理工作实效,西安市未央法院立足案件体量庞大、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等现实需要,结合人民法庭功能定位,聚焦矛盾纠纷主动防范与源头化解,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在未央宫法庭试点推行“双源头治理”的“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
该机制严把关口节点,创新构建“诉前联动防讼、诉中联调化讼、诉后联合息讼”的机制理念,既打造了矛盾纠纷高质效化解的快速通道,也发挥了实质解纷的正面效应,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自推行该机制以来,未央宫法庭2022年新收案件同比下降10.65%,案件平均审理时长同比降低22.97%,调撤率同比增长17.13%。
一站受理强诉源联动
立案阶段,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便民利民角度出发,设立“一室通办”诉讼服务室,将诉前调解端口前移,统筹整合从立案前到立案后的全流程、多主体衔接问题。
“一室通办”诉讼服务室内设有自助立案终端设备,并安排法官助理、特邀调解员轮流值班,为周边群众或企业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诉讼引导、信息查询、收转送达、纠纷分流、判后答疑等服务。当天受理的矛盾纠纷均采取“首问责任制”,由值班特邀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调解成功后,依照当事人申请进行司法确认或出具调解书,调解不成功的,则进行统一梳理整合,流转立案,加速解纷流程。
“一室通办”诉讼服务室的设立,不仅对接了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也通过“一站式”便捷精准的诉调对接服务,减轻了群众诉累,增强了纠纷化解过程中的“用户体验”。同时,极大限度整合了司法资源,强化了各方治理力量的前端联动,为诉源治理工作的开展畅通了渠道。在一批司法确认案件中,当事人刘某仅通过在诉讼服务室内的一次咨询,就让困扰同小区15名业主的逾期交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多重创新优解纷链条
审理阶段,聚焦审判流程的标准化、制度化建设,通过持续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流程节点,探索出“四维善治”工作模式和“六调七快”工作法,实现了审判工作的精细精准、高质高效。
“四维善治”工作模式即以法庭为核心,织密诉前调解“同心圆”网络;优案件诉调对接的“分流+整合”两个抓手;筑“群众家门口+乡贤调解团+专家智囊团”三级解纷体系;创“实地走一次、当面调一次、情理讲一次、判后访一次”的“四步审理”模式。该模式立足法庭实际,将“立审执一体”“调判结合”的解纷理念一以贯之。同时,整合了多方资源,汇聚了基层解纷坚实之力,努力实现“输赢皆服”的解纷效果。自2022年6月20该模式适用以来,未央宫法庭诉前调解案件1279件。
“六调七快”工作法中的“六调”是指“诉前调一次、立案调一次、送达调一次、庭前调一次、庭中调一次、庭后调一次”;“七快”是指“快调、快立、快送、快审、快判、快结、快执”。该工作法紧盯案件审理的全流程、全成员、全方位、多角度,根据法官团队各成员的特点及职责定位进行合理分工。同时,在案件审理各流程阶段,将特邀调解员的工作进行整合匹配,既显司法之公正高效,也解纷争于调审结合。自适用该工作法以来,未央宫法庭审理的涉及房地产、金融、物业等企业的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从59.06天下降至26.2天,调撤率从58.68%上升至85.7%。
服务延伸促执源和解
“双源头治理”机制从审后促执着手,围绕案件审理末端的当事人权益兑现问题,采取主体扩容、平台搭建、服务延伸等方式,努力将纠纷化解在强制执行前,有效减少执行案件数量。
在主体扩容中,未央宫法庭确定了“谁办理、谁督促履行”的办案原则,主体包含了法官团队成员,也涵盖了参与纠纷化解的特邀调解员、乡贤调解团、人民陪审员。调解员开展判后促履工作,不仅能够减轻法官的工作压力,也能合理分配司法资源,更好地发挥调解员善做调解工作的独特优势。
在平台搭建中,未央宫法庭充分运用线上平台,创新“一案一群一站通”工作模式,法官与案件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组建群聊,以便捷的微信操作为基础,让沟通交流不受时空限制。法官可及时倾听当事人心声、回应当事人需求。同时,通过云端“陪伴式”服务和高效促履促执,为兑现胜诉权益增加了保障。
在服务延伸中,未央宫法庭通过判后答疑、判后回访、判后督促等措施,加大判后调解力度,持续跟踪案件动态,积极督促当事人履行,努力促成执前和解,在节约诉讼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诉源治理的外延,助力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自该机制适用以来,未央宫法庭共促成执前和解186案。
下一步,未央法院将采取在未央宫法庭派驻执行小组的工作模式,将执行力量下沉,健全末端防控治理体系,优化完善现有机制举措,进一步凸显“双源头治理”机制源头解纷、贯穿始终的特点,持续推进人民法庭“立审执”一体化改革,全方位提升司法服务水平,以“一起案件、一个流程”的“一站式”工作机制,打造“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新格局。(周莹)
编辑:陈昊
责编:郑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