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法院:赡养鮐背老人起纠纷 法官巧借外力化矛盾

时间:2023-03-20 16:47:54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王娟

 

3月16日上午,蓝田法院民二庭法官走进蓝田县蓝关街道冯林寨村,在该村调委会主任的协助下,成功调解一起鮐背老人赡养纠纷案。

赵某今年九十二岁高龄,有六个子女(二儿子已经亡故)。分家时,协商老人同大儿子共同生活,但老人一直住在长年在外工作的三儿子家,日常饮食等主要由四儿子提供。现四儿子的儿媳临近生产,四儿子和媳妇因照顾儿媳,无力照顾老人,老人在其基本生活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遂将儿女告上法庭。

受理该案后,案件承办法官认识到该起案件在乡土社会具有典型性,如何将案件审理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如何通过蓝田法院已经建立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诉源治理的社会效果,便成为法官考虑的重点问题。

迅速联系村委会 了解实情定方案。乡土社会,村委会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线,也是最了解村民家长里短的组织。基于长期在基层从事审判工作的敏锐触角,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奔赴村委会,了解赵某一家全部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和双方矛盾纠纷的症结点,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及时拟定化解预案,提高化解矛盾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主动上门审案件 明法析理唤亲情。考虑到赵某鮐背之年行动不便、子女也都年岁较大的现实情况,法官冒雨前往老人家中,采取巡回审判方式上门审理案件,既方便当事人诉讼,亦用实际行动拉近当事人与法官的距离,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情。在与老人子女的沟通交流中,每个子女都说到自己的难处,年近七旬的长子因自身疾病及家庭经济困窘首先表示无力承担其母的生活花费,使审判工作的开展一度陷入僵局。为了掌控整个庭审过程,法官对老人的长子从法律、道德、亲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传承等角度进行多层面、多角度解释分析,老人长子也慢慢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表示愿意承担母亲的费用,但经济确实困难。

 

巧借外力化矛盾 真情调解暖人心。为了让赵某生活上的照顾落到实处,从根本上实现案结事了,在审理该案时,法官特别邀请村调委会林主任到场全程参与整个矛盾化解。林主任利用自己人缘和地缘上的优势,使得沟通和调解过程多了几分坦诚,大家也把话说明了把事摊开来讲,法官也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和掌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心真情浸润着当事人的内心,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情和温度,从而发自内心的对司法产生信服。经过征询当事人意见,最终以调解方式确定老人由老人的三儿子照顾,其余四个子女每月给付老人生活费300元直至老人去世,老人平时看病的门诊费用由三儿子负担,生病住院的费用由五子女平均分担。案件最终得以调解结案,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

探索联动化解矛盾机制 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乡土社会的亲缘性和相对封闭性,决定了法官在审理案件和处理纠纷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挖掘中国乡土社会内蕴的传统老娘舅调解、村委会调解方式,与现代司法所联动、镇政府参与化解等多元化矛盾处理机制相结合,探索出一套多元联动矛盾化解机制,从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通过这一小案件,可以彰显出法官的司法真功力和司法大情怀,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司法责任和司法追求。

寄语: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尊老、敬老、爱老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作为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子女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编辑:樊婧

责编:郑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