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为民情怀,筑牢公正之基——商洛商州法院商塬法庭胡艳菊

时间:2023-05-12 16:35:45来源:作者:

从事审判工作多年,我一直将司法为民作为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在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思考,我发现自己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司法为民的水平,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我在工作中转变思维,改进作风,探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积累了一些工作心得,作以分享交流。

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我时常因为当事人的家长里短和吵嚷缠诉而心烦不已,而且我实在不明白为何我严守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时常为了搞清楚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刻苦钻研,作出自以为很公正的裁判结果,但当事人并不服判,对法官和我们工作多有指责。

后来妈妈劝慰我,“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你为他着想,他就能感觉到”。这句话很质朴,也很有道理,它印在我的心里很多年,我将它理解为为民情怀。在学习和领会二十大报告精神后,我又重新思索了这句质朴的话语,尝试立足审判工作从办案细节作为切入点,以当事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方法,淬炼为民情怀,踏踏实实做好实践。

今年2月,我收到刘某诉张某的民间借贷纠纷案,诉称张某的丈夫王某生前曾向其借款10000元,王某因病去世,故以夫妻共同债务为由要求张某承担还款责任。由于没有张某的联系方式,我和助理走访联系了村干部了解情况,得知王某生前不务正业、没有家庭责任感,导致张某外出打工多年,收入微薄。王某去世后家中尚有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年幼的女儿需要张某照顾,一家人生活非常艰难。

通过电子平台协查出张某的电话号码后,考虑案件当事人的情况,我与助理定下了“共情、同理”的沟通基调。过程中,张某先是拒接电话,后又情绪激动,对抗心理强烈,沟通难以进行,于是我们先把案情放下,问候其与孩子的生活近况,张某感受到我们的善意后主动询问案件情况,表示愿意由我添加其微信接收法律文书,至此送达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开庭当天,张某主动联系我,称其不能到庭,要求缺席审理,以答辩状意见为准,让王某的父母旁听。原告提交了王某生前电话录音、微信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两个老人配合我进行证据核实及相关情况调查,案件事实得以查清。判决前,我再次与张某进行电话沟通,向其告知了庭审情况和裁判结果。张某表示,她看到了我们工作的细致和耐心,也感受到了我们对她一家人关怀,相信我们一定会公正处理案件,即使判决她承担还款责任,她也认可判决并会积极努力还款。

这是一起很小的案件,但审理过程并不简单,从矛盾尖锐到复判息诉,我心里始终想着妈妈的话,始终牢记“为民情怀”,从小处着手,在细字上下功夫,从当事人的特殊情况考虑,改进工作方法,最终保障了本案顺利结案,也让当事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处理案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送达、调解、庭审等环节,需要多次接待当事人,沟通交流往往是化解矛盾的突破口,也是释法明理的良好机会,更是我们正确裁判案件的基础。改善提高沟通交流的方法技巧需要我们在办案过程中不断淬炼为民情怀,转变思维从情理和常理分析问题,用同理心对待当事人。有些的当事人,我们一句关怀、一点耐心就会让他觉得法官在真切的为他着想。的确,当事人的心里会有一杆秤,我们在处理案件中努力去做,当事人就会一定会感觉到。

学无止境,笃行不怠。我将以对二十大报告的学习作为自己的加油站,开足马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思结合,不断淬炼为民情怀,转变工作作风,筑牢公正之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编辑:樊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