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理论】优化政务服务水平,让特殊人群不再“特殊”

时间:2023-07-13 17:07:44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李建国

 

近日,浙江省桐乡市一对聋哑夫妇去派出所办理业务,因为无法用言语沟通,民警找来纸笔与这对夫妻展开了一场无声的交流,一项本能快速完成的业务花费将近半个小时。民警的耐心与善良的行为,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实现了政府存在的真正价值,引来网友纷纷点赞。

政府是为人民服务而设立的机构,程序简单、真正方便于人民与百姓,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政府。近年来,“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全国各地逐渐实现人民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尽管政务服务质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残障群体办事困难、效率低下的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对于该群体的办事服务质量,还需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从而增强全民普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加设施投入,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投放足够的辅助工具到政务服务大厅,为残障人士行动提供便利,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同时对人工智能设备和系统进行针对性升级,辅助工作人员为该群体办理政务。通过对硬件设施设备的优化升级,让办事人员享受同样的办事效率,从而使得政府更好服务于人民,达到“简政”目的。

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政务办事体验。需要加强工作调研,了解残障群体群体的特点以及服务需求,同时加强对政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大部分残障群体受经济基础、心理影响和生活负担等因素影响,工作人员需要在态度上给予尊重,并适当进行关怀,让该群体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度。在办政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耐心引导,充分考虑该群体生理、心理上的特点,在其不方便或完成不了的环节给予协助。通过强化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优化该群体在办事过程中的体验感。

加强事后监管,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为优化政府对于残障群体的服务,在完成与该群体相关的的政务服务后,推出针对该群体的服务评价机制,引导该类型办事人员对政务服务水平及做出评价,并积极收集提出的改进意见和个人需求,对收到的评价及意见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改善政务服务人员的工作方法及态度,从而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残障群体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政务服务过程中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耐心对待办事人员,实现对该群体服务各个环节的全方位沟通,使其享受到与普通人同样的体验感,让特殊人群不再特殊。


编辑:刘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