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2 14:12:23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
“感谢石法官帮我要回了‘救命钱’,这下我就可以安心的看病了……”申请人张朋激动的感谢着。
近日,西安鄠邑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一起涉劳动争议案件,既为受伤致残的员工追回了全部赔偿款25.9万元,又通过信用修复机制帮助涉案企业恢复经营活力,实现维权护航“双赢”,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护航企业发展的责任担当。
张朋是新力公司的职工,在工作期间发生了工伤,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九级伤残,经劳动仲裁裁决,公司需支付赔偿金25.9万元,但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未履行义务,张朋无奈申请强制执行。
倾力执行,守护劳动者的“救命钱”
因该案涉及“伤残赔偿金”,执行立案后,鄠邑法院启动绿色通道,执行法官迅速行动,一方面通过查控系统冻结企业账户,另一方面多次实地走访企业,发现该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暂时陷入了经营困境,并非恶意拖欠且之前从未发生过类似事件。为保障劳动者权益,法官积极协调企业筹措资金,企业也十分配合,通过各种方式筹措到全部赔偿款并第一时间交付给张朋,解决了其医疗和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信用修复,为企业按下“重启键”
考虑到企业确已积极全面履行义务且经营状况逐步好转,为了帮助企业“重新出发”,执行法官坚持“惩失信”与“促新生”并重,主动联系企业负责人,告知其可申请信用修复。鄠邑法院依法出具《信用修复证明》,帮助其消除影响,重塑社会信用与形象。
新力公司负责人紧握法官的手,连声道谢:“感谢法院出具信用修复证明,不仅帮我们化解了纠纷,更为我们这些民营企业争取了重新出发的机会。我们一定珍惜这次机会,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文中当事人均系化名)
鄠邑法院将始终秉持“如我在执”理念,通过刚柔并济的执行举措,既守护群众“稳稳的幸福”,又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为鄠邑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司法动能。
作者| 石志蔚 杜娟
编辑| 李娟
责编| 郑黎波
主编| 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