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12 17:36:18来源:陕西日报作者:网宣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一个重要法宝。我省代表在审议中认为,抓住“十三五”时期的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一定能够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不竭动力。
既要“引进来” 更要“走出去”
“陕西‘十二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但客观地讲,全省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还不够高,外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还很有限。”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晓平代表说,每一个有着社会担当的企业,都必须看到差距,精心谋划,率先作为,把国外的资本、人才、技术、经验“引进来”,让陕西的产品、文化、品牌、项目“走出去”,在融入国际中助推陕西追赶超越。“我们有色集团的目标是,成为国际知名的大企业集团,顺利进入世界500强,为陕西增光添彩。”黄晓平语气坚定。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陕西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开放空间。”黄晓平说,近年来,陕西借助能源资源富集、科技实力雄厚、人力成本较低和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等因素,越来越多地吸引了全球企业的目光,加之投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已经有三星电子存储芯片、中韩中小企业产业园、中俄丝路高科技产业园等相继落户,对我省对外开放的水平提升、效果显现起到了积极作用。“站在‘十三五’起点,我们应该继续努力,通过定向招商、精准招商,让更多更优质的国际资源为陕西所用。”
黄晓平表示,在“走出去”方面,陕西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推进措施。以有色集团为例,在保持钼、钛产品与空客、波音长期合作的同时,这些年也走出国门,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塔吉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开采资源、建设产业园。“必须‘走出去’,才能成为一个和国际接轨的大型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不一样,处置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力争把更多更先进的技术引进来,把现有的产品质量、装备技术进一步提高,为陕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理顺体制机制 助力对外开放
“作为承担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国家级平台,国家级新区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在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深化改革创新的新载体、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样板和干事创业的排头兵。”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军代表表示。
“陕西处在‘一带一路’的核心区位和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这对西咸新区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西咸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建设过程中必将扮演重要角色,也有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必须面对。”王军坦言,包含西咸新区,目前全国共有17个国家级新区,绝大多数在国家法律体系中没有法律地位。随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大力推进,国家级新区立法滞后、新区工作无法可依的状况日益突出。
王军建议,为了协调新区与行政区的关系、搭建高效规范的组织机构体系、保障新区依法行政,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国家级新区条例》,要界定国家级新区的概念,确立国家级新区设立的原则和标准,根据新区不同发展阶段给予差别化的行政授权,确立新区发展的协调机制,推动国家级新区更好发展。
利用丝路起点平台 推动旅游转型升级
“‘丝路起点’是陕西旅游的金字招牌,也是陕西旅游对外开放的第一平台。我们应积极利用这一平台,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提升陕西旅游的国际影响力。”省旅游局副局长徐明正代表说。
徐明正认为,陕西旅游要真正做大做强,一个重要抓手是举办好中国西安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博览会,持续提高国际化水平,力争将其打造成国家品牌,使陕西旅游在国内和国际发出更好更强的“陕西好声音”。同时,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鼓励大型旅游企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吸引国际知名旅游企业来陕西投资发展,参与景区开发、酒店管理、旅游线路设计等;加强与周边省份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圈地区的合作。另外,要坚持开门办旅游,全社会办旅游,引导全社会提高对旅游产业的地位、性质、作用的认识,积极参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寻找与相关产业、行业的契合点,做好旅游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把旅游打造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
“陕西旅游资源丰富,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徐明正表示,我省应着力培育“丝绸之路起点旅游”、“红色旅游”、“秦岭国家中央公园旅游”、“帝陵文化旅游”等品牌,按照周秦汉唐历史文化脉络和自然山水布局,打造推广彰显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的精品旅游线路,全面推动陕西旅游的转型升级。
(姚志伟 杜朋举 齐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