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绿色答卷”接受人大检阅——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审议2023年度环保报告小记

时间:2024-05-15 09:25:32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黄爱华

 

“2023年我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75,优良天数349天,优良率95.6%,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7%。两个省控断面出境水质综合评价均为Ⅱ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水质改善幅度在全市排名第一……”。

“各项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指标全面完成,环保专项资金争取创历史新高,5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创新模式获得国家、省、市生态环境部门肯定,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功创建……这些成绩值得肯定。但是环境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压力仍然较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2024年4月29日,汉阴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2023年度全县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全县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针对环保工作中存在困难、问题和不足,也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

标本兼治,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审议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这次环保调研,看了南区垃圾焚烧处理站和田禾村、公星村等几处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模式,这应该是去年我县环保工作的两个标志性事件,前者破解了过去多年分散污染到集中污染难题,后者找到了治理量大面广农村污水防治的务实办法。希望有更多的垃圾焚烧处理站在汉阴生根落地,希望农村污水这种防治模式予以推广。”委员彭进军说。

  “南区垃圾焚烧站项目建成投用,但月处理垃圾用电费用高达4万余元!”委员陈世涛建议投资光伏发电,以节约运行成本。

  “今年县人代会票决的10件民生实事,生态环保方面占了两件,一件是月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一件是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委员文毅建议进一步加快民生实事的推进力度,力争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早日受益。

  汉阴依托富硒资源正在打造天然有机富硒品牌,委员杨松建议在净土保卫战上加大资金争取和投入,科学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建议把垃圾清运保洁和再生资源回收、垃圾分类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垃圾减量,减少财政投入。

  “我县在环保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真金白银,但也还存在部分雨污管网分流不到位的问题,应加强排查,逐步完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这样更加有利于月河水质的改善提升。”委员刘修勇说。

协同共治,夯实生态环境监管责任

   全县生态环境主要指标完成了市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但由于汉阴地势三山夹两川,常住人口和工业园区都集中在月河沿线等因素,空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仍然较大。

   “国家机关单位层面,要充分发挥好生态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生态环保工作存在的重点问题,通报阶段生态环境情况,落实激励约束制度,生态环保考核要长牙齿,防止生态环保压力传导层层递减。企事业单位层面,要加大对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企业的环保意识是管理出来的。人民群众层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多搞活动,让群众参与进来,切实感受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委员陈乾志说。

  “目前市场上环境污染治理第三方服务机构良莠不齐,建议生态环境部门动态公布环境治理第三方服务机构名单。”委员欧红英说。

  “2023年环保工作成效明显,成果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委员庞远学建议持续加强环保监管,认真落实好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实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镇环保法定职责,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防止环境污染反弹。

强化宣传,形成生态环保强大合力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委员欧红英建议在发布环境质量状况时,进一步扩大范围、做好宣传,及时回应公众环境关切,争取更多群众的理解支持配合。

  “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只有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发力的局面,生态环境指标才会完成的越来越好!”委员成传波建议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大力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环境法律知识,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引导企业、组织、公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县生态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


来源:汉阴县人大

作者:黄爱华

编辑:刘一笑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