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11:50:58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王全洲
盛夏七月,在旬阳市双河镇高坪社区绿富地生态农业园区广袤的稻田里,时常可见一位年轻女子的忙碌身影,顶着炎炎烈日忙碌在绿油油的田野间,她时而驾驶着除草机清理大田杂草,时而背起喷雾器挥洒农药,时而安排调度身边工人工作,俨然一副种庄稼的“老把式”。
她叫尤丹丹,是旬阳市富垚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旬阳市绿富地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旬阳市双河镇高坪村桂花家庭农场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旬阳市第一届人大代表,一直以来,她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带头抓产业、谋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她用实际行动发挥了人大代表在共同致富道路上的带头示范作用,在家乡的黄土地上挥洒着青春汗水,展现了新时代巾帼代表的最美风采。
“归雁”故里,她从“小白”变成种田“行家里手”
201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的尤丹丹,在安康城里当了3年老师,日子舒服惬意。可每当看到家乡很多人外出打工,不少农田抛荒,杂草丛生,她心里就特别难受。尤丹丹的丈夫是独子,公公是闻名乡里的种田能手。2010年,尤丹丹的公公袁修龙组建双河镇高坪隆科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始陆续流转双河镇高坪、平河村的水田种植优质稻。到2016年,她公公流转的水田增至1800亩。高坪社区地处浅山川道位置,一河两岸地势开阔平坦,土地资源富饶,是双河镇传统粮食生产基地,但长期以来粮食生产效益偏低。
“这些年公公就像一头老黄牛,白天下田,晚上看水,忙个不停。”尤丹丹心想,公公年逾六旬,作为独子儿媳,理应接过公公种粮的担子。2016年3月,尤丹丹辞去城里稳定的工作,回到家乡,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种起了田,圆了她自小就有的农业梦。她说,“有国家政策支持,回乡当农民,同样有作为。”
虽然从小生长在农村,但作为学生出身的尤丹丹却是个地道的“农业小白”。一开始,有村民在背后议论:“是不是在城里混不下去,回来啃老了?”尤丹丹暗下决心:“要搞农业产业现代化,一定要搞出个样子来!”
说干就干!浸种、育秧、防虫、除草、施肥……尤丹丹虚心从外界取经,把专业知识同农村实际相结合,渐渐地“小白”成了种田行家里手。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机械化。”接手公司后,尤丹丹开始琢磨如何改变当地粮食生产效益低的状况,她决定带动乡亲们走品牌化、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之路,把农业园区做大做强,拼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和远大理想,她先后成立了旬阳市富垚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旬阳市双河镇高坪村桂花家庭农场等公司,任法定代表人,并兼任旬阳市绿富地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旬阳市九龙山酒业有限公司、旬阳市富垚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等公司股东、旬阳市九龙山酒业有限公司、旬阳市富垚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旬阳市福寿居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公司高管之职。
为了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尤丹丹先后购置了插秧机、旋耕机、烘干机等智能农机,并新建了育秧工厂和大米加工厂,组建了一条具备现代化标配的粮食生产线。“ 当新农民,就得懂机械化耕作。”尤丹丹到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报名参加市里组织的农机能手培训。“男人能操作机械,女人照样能行!”经过培训,反复下田操作,尤丹丹凭着不服输的劲头,硬是成为农业机械操作一把好手。
助力乡村振兴,扎根黄土地致力于产业经济大发展
尤丹丹爱岗敬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产业振兴,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了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她在家乡创立的旬阳市富垚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秉承着发挥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产业、推动农业转型、带动群众增收的理念,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当中,通过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产品订单回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带措施,为助力脱贫攻坚,带动贫困户增收贡献了一份力量。
她说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同创新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基地建设以安康学院为技术依托,促进种植技术直接进行转化,同时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将技术落户到每一家农户,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和科技力量,有效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她的带领下,公司引进先进的生产设施设备,建设理论培训基地和实践基地,采用“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农户建立利益链接模式,通过多种合作模式,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盈目的。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这句话成了尤丹丹的口头禅。作为旬阳市富垚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尤丹丹多次外出学习葡萄种植和管理经营知识,同时通过组织葡萄种植技术培训,把学习到的知识一丝不苟地传授给村民。2018年,公司与平河村党支部达成协议,将54个已栽植优质葡萄苗的大棚免租提供给54名农户,每亩年保底2000元的务工补贴;又依托旬阳市隆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稻渔产业1000亩,以“稻渔油”及设施蔬菜生产为中心,统一收购镇内大米、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进行再加工,提升产业附加值。园区直接带动60余人稳定就业,带动261户924人就近务工增收,间接带动周边2276户种植兴业。公司还通过发展豇豆基地带动双河镇8个村200余户脱贫户增收。为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问题,她优先安排困难人员在种植专业合作社务工,常年聘用固定人员20余人。目前已建成大棚蔬菜150亩,火龙果核心基地200亩,软籽石榴核心基地200亩,林下养鸡60000羽,平均实现年产值680万元,利润达228万元。
在兴办产业公司助农增收的同时,尤丹丹还致力于农村留守妇女的在就业工作,在她的带领下,产业发展通过不同的合作模式发展生态种植业,让农村留守妇女有了自己的产业,自己的路子,让企业有了产业基地,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广大妇女就业增收渠道
发展职业教育,带动妇女创业就业,是尤丹丹一直坚守的初心。为拓宽当地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渠道,2018年9月,尤丹丹依托陕西师范大学“教育下乡”工程创办了旬阳市名扬职校,面向社会免费为妇女提供月嫂、家政、中式烹调师等技能培训。自办校以来,旬阳市名扬职校在旬阳市各镇持续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参与培训学员共计5000多人,其中月嫂、家政专业培训2000余人,真正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脱贫劳动力。职校学员郭先琴说:“我参加了育婴员技能培训,取得了育婴员证书,在这儿学到的这项技能对我的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现在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块钱。”宝妈刘清芳一直在家照顾孩子,得知有免费培训技能的课程,还离家近,便报了名。短短的几天时间,让她对短视频领域充满浓厚的兴趣,也收获满满。她说:“家里有很多的农副产品,比如说蜂蜜,通过学习以后,我们可以做直播,还可以减少成本,我觉得这次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
截至目前,名扬职校开设农业技术、电商、月嫂、家政、中式烹调、电焊工等六个专业。共培训2000余人,其中女学员占到80%,一部分人直接进入当地产业园区、合作社、公司务工,也有的学习一技之长后外出找到了工作。这些学员在掌握一技之长后,不仅实现了自我就业,还带动了周边乡镇的经济发展。
为民代言,不辱人民代表使命
尤丹丹带领乡亲致富,得到当地干群广泛的好评,她常说,“选民选我当代表就是信任我,我要为村民多点办实事。”她除了参加镇人大组织的活动外,还充分利用跟群众传授技术的机会,主动了解、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任其职,谋其政,就要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她立足农村实际,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当她了解到平河村在过去发展软籽石榴流转土地时有50余亩沙滩地流转给十几户村民,多年来收入很低,有的村民自动放弃不种,成了“荒草地”。针对这种情况,她在双河镇人大第二十届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双河镇平河村50余亩沙滩地亟待治理的建议》。此建议引起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平河村两委的配合下,并将这些沙滩地以每亩600元从农户手里收归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并请来市农业局专家前来“把脉问诊”。通过良田改良项目发展水稻种植,在镇农技人员的技术指导下,去年水稻喜获丰收,亩产超千斤,过去的沙滩地变成“米粮仓”,不但增加村级收入,村民也得到了实惠。
回首创业这些年,尤丹丹用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作风赢得广大村民的充分肯定,用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提升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陕西省第五届大学生创业明星、安康市脱贫攻坚最美女性工作者、旬阳市巾帼脱贫攻坚带头人、旬阳市第一届劳动模范、旬阳市第一届优秀人大代表……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她扎根农村多年所取得成绩的肯定,更是她用灼灼芳华勤耕于家乡热土、用青春汗水浇灌村民致富之花的真实写照。
如今,尤丹丹的事业蒸蒸日上,规模不断扩大,带动群众就业的面越来越广。谈到未来,尤丹丹表示:她要以巾帼创业基地为核心,重点培养月嫂、家政服务人员,培养更多的女性技能人才,让更多的待业妇女实现就业,增加收入,让他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自己在人大代表履职上为民办实事的承诺。(通讯员 王全洲)
编辑:赵佳欣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