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调解巧解纠纷死结——汉中南郑法院黄官法庭诉源治理工作二三事

时间:2023-09-28 16:41:10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徐剑 李桥

 

“我们村的徐老汉把文老婆婆撞伤了,病人还在抢救,老汉又寻死觅活,这咋办呀?”国庆节前夕,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武营村党支部书记张丽军拨通了黄官法庭电话,急匆匆说道。

“别着急,我们一起想办法!”法官助理李桥一边安慰张支书,一边了解事情经过。

 

原来,濂水镇流西河村83岁妇女文某,傍晚斜穿公路,被黄官镇武营村72岁村民徐某驾驶无牌无证三轮车撞倒,送往南郑区医院抢救。因文某伤势严重,每天在ICU花费3000多元。

徐老汉年岁已高,没有收入来源,两个女儿和女婿生活也不宽裕。事故发生后,徐老汉无力赔偿,深夜躺在路中间,寻死觅活,想一死了之。

一边是生命垂危的伤者,一边是无力赔偿的司机,如果按照传统的诉讼方式,这起纠纷极有可能陷入僵局。

 

弄清事情原委后,李桥建议武营村、流西河村会同交警部门,召集双方亲友共同参与处理,法庭及时提供法律指导。

在调解现场,村干部分析了两家的经济现状,结合法律、亲情、习俗给双方亲友举例子、打比方,逐渐平复双方情绪。交警部门和法庭及时进行法律帮助,缩短赔偿差距,最终双方愉快达成协议后法庭进行司法确认。事故发生到拿到赔偿款,仅仅用了3天时间。

近年来,随着案多人少矛盾日渐突出,黄官法庭按照院党组要求,率先开展诉源治理工作,整合多方力量,力争源头化解纠纷。镇、村(社区)党员干部发挥解纷示范、带头作用,发现纠纷及时介入、主动调解,黄官法庭应需而动,形成“村(社区)-镇(街道)-法庭”三级解纷路径,累计司法确认各类协议483件次,自动履行款项3467万元,兑付履行款项400多万元,为群众节省受理、交通、住宿等费用近200百多万元。让当事人在“家门口”就可以零成本享受司法公正加持的便民服务,得到了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编辑:翟力强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