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1 16:56:01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
坐地铁时来把“跳一跳”
等奶茶时开一局“抓大鹅”
熬夜“合成大西瓜”
通宵通关消消乐……
闲暇时来局休闲小游戏
已成为“搬砖人”最流行的精神解压方式
但
你有没有遇到过
点击链接
可以领取
游戏道具、点券、礼包……
停!
请擦亮眼睛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玩家对游戏福利的渴望,诱导玩家点击链接后,获取他们的个人信息或骗取钱财。
案例一:
林先生在手机上玩某款小游戏时,提示观看广告可以领取过关道具,点开广告后,误触了广告中的不明链接,界面又提示,注册可再免费领取某家用电器,林先生有些心动,刚刚注册好,浏览器竟然直接下载了某贷款APP,并根据林先生提供的信息进行了注册。
林先生大惊失色,想要关闭网页,却因广告界面设计的“迷你关闭键”反而进行了下一步操作,致使个人信息泄露,接连几天不仅被注册了不明的APP,还莫名其妙背上了一笔“贷款”。
慌张的林先生寻求了民警的帮助,在指引下解决了“被贷款”的隐患,注销了“被注册”的账号,并卸载了强制下载的APP。林先生也感慨道:“游戏弹窗可真可怕,以后也不敢再乱点弹窗广告了。”
案例二:
无独有偶,李同学在玩游戏时,看到弹窗广告里的“添加客服领取福利”等内容后,十分心动。
根据提示指引,添加了自称“客服”的工作人员,并在对方的诱导下,向其提供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及验证码等信息,致使被诈骗了两万余元。
报警后,李同学追悔莫及,并告诉身边的同学,一定不能随便相信弹窗广告的信息,警惕陌生人的诱导,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谨防藏在屏幕后的“黑手”。
案例三:
“呀!同志,麻烦帮我看看,好端端的,怎么扣款了。”张叔叔拿着手机走进临潼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大厅,惊慌失措道。
原来,张叔叔在播放有声小说时,将未关屏幕的手机直接放进了口袋里,误触了弹出的游戏广告,该广告链接了游戏道具销售页面,由于道具价格并不高,竟直接通过APP的小额免密功能支付了。
弄清缘由后,检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帮张叔叔进行了退款操作,并提示张叔叔,在浏览网页或视频时一定要谨慎操作,不使用手机时也要及时锁屏,避免误触弹窗广告甚至有害链接,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检察官提示:
游戏虽好玩,广告有点烦。
隐患在身边,“慧眼”保安全。
玩小游戏,千万别乱点广告哦!
供稿:临潼检察
作者:王悦
编辑:赵佳欣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