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7 12:03:30来源:作者: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石泉县人大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三个年”活动为牵引,以“五聚焦、五强化”为抓手,紧紧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效,为聚力建设美好石泉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聚焦凝心铸魂,强化政治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常态化开展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对党忠诚教育,常态化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开展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及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夯实党员思想根基;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和党内请示报告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丰富主题党日形式和内容,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提高组织生活会质量,解决好党员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以模范机关建设为载体,对照《县直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实施方案》和年度考评清单,结合人大“四个机关”总体要求,细化创建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努力打造“最讲政治、最讲担当、最讲奉献、最讲自律”的模范机关,推动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在机关落地见效。
聚焦学思践悟,强化理论武装。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中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党员融会贯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党员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和机关“六学”制度,引导党员积极自学、深入研讨、带头讲学,持续巩固一月一主题、全员培训等制度,配合机关办好“人大小讲堂”,适时组织开展专题讲座辅导、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综合运用“学习强国”、陕西干部网络学院等网络平台,拓宽学研载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活动,突出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组织党员深入基层一线和人民群众,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撰写调研文章,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确保学以致用。
聚焦强基固本,强化组织建设。加强对新《党章》的日常学习和严格遵守,坚持把《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作为工作基本遵循,系统推进《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支部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细化党支部、党小组和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小组长工作职责,选优配强机关专兼职党务干部,加强年轻党员“导师护航”和“传帮带”工作,有计划地吸纳优秀年轻干部向党组织靠拢,保持党员队伍生机与活力;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增强支部和党员主体意识,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和党员谈心谈话,扎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抓实党员承诺制、积分制、评议制“三制”管理,激活党员内生动力;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加强与机关统战、工会、妇女、青年工作的统筹,整合资源优势,凝聚发展合力。
聚焦正风肃纪,强化作风建设。将党风廉政教育融入“三会一课”及党员干部培训内容,坚持逢会必讲,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突出抓好纪律教育,抓实警示教育,积极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用好典型案件,坚持以案为鉴、以案示警,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限期解决;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紧盯机关党员干部作风方面问题,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着力提升作风能力,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深入开展清廉机关建设工作,以政治生态好、单位风清气正,制度保障好、权力运行规范,惩治效果好、纪法双施双守,文化氛围好、崇德尚廉为荣的“四好”为标准,结合实际细化任务,有序推进。
聚焦党建引领,强化工作质效。立足初心使命和人大职能职责,将机关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放在履行人大职能、服务中心工作、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紧扣“三个年”活动要求,围绕建设美好石泉“五个五”总体思路,切实发挥好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法主动履职,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检验机关党建工作质量,以机关党建新成效助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建功新时代”为群众办实事承诺践诺评诺活动,组织全体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志愿服务、内生动力3个方面,建立台账信息,明确承诺具体事项、完成期限、践诺成效,年底对党员承诺践诺情况进行评议;积极助力包联村乡村振兴,加强与包联村党支部的结对联建,配合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认真落实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献计出力,组织机关党员每月不少于1次到村入户开展交友帮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常态化开展机关支部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为民服务活动,加强与社区对接,建立需求清单、供给清单、共建清单,各共建党员认领2个以上志愿服务岗位,每月到社区参与党建指导、政策宣传、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工作不少于1次,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通讯员:薛强
编辑:张释予
责编:郑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