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赵湾镇王庄村镇人大代表李世发,连续四届当选为镇人大代表,五次被评为“优秀镇人大代表”,多次受到上级和镇党委政府表彰和奖励。他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铮铮警言记在心中,更把“民”字牢牢记在心间。能连续四届当选镇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和选民的信赖,更是自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的结果,把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坚持办实事的结果。
作为一名镇人大代表,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为此,他始终把学习贯穿于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全过程。一是加强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学习,着力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和为民履职服务水平。同时,带头深入贯彻学习镇人代会决议、决定,提高依法行使代表职权能力,增强当好人大代表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光荣感,坚定了做好代表工作的信心;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做到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真才实学。积极参加镇人大主席团和代表联络站组织的学习、会议和代表活动,使自身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日常走访、接待选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进行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好办法,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反映好,并得到落实,真真实实地让他们满意。他在日常走访选民中,听到村民反映最多是赵湾水电站蓄水发电后,九十年代修的跨旬河便民桥淹没无法通行,影响本村2400余人的生产生活问题。他认认真真记在《民情日记》本上,在召开的镇人代例会上,他积极建言献策,解决群众热难点问题,提出了《关于尽快启动修建跨旬河大桥,解决王庄村民出行难一事的建议》,成了当年镇人大重点督办建议案。上级职能部门高度重视,镇人民政府重抓落实,不到一年时间通过市镇各方协力、施工方的加班加点工作就建成通车了,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他心里也乐开了花。他不忘初心,始终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之事记在心头,每次镇人代例会都要提1至2件好的意见和建议,把人民群众的事办好办快办实,让他们满意。
深入群众心系群众,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是李世发当好代表的基础,更是他履职为民的根基。前年冬天大雪封门,天刚麻麻亮,他就想起四组的五保老人张老头不知昨夜大雪降温咋过的?他就拿着自家的一箱方便面和一桶油,在半人深的积雪中,半个小时的路程硬是走了一个多小时。到家里,老人房子安全、吃的盖的都有,他就放心了。聊天中,老人喜爱独居,不愿到敬老院,他就耐心做思想工作,宣讲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关爱无儿无女老人的政策规定,晓于情知于理,用亲情感化老人。张老头说:“世发呀,你这么好!我想通了,还是去敬老院。吃穿住医都不愁,你的关心我记在心里!”一开年,李世发就把张老头送到赵湾区域敬老院,后来每次去看张老头,张老头都说:“在这里比在家里好!”李世发居住的四组张长进一家,家庭人口多,上有老下有小,劳力少。前年正值40亩烤烟大田移栽时,右腿骨折了。这咋办?不能硬看着一户脱贫户再返贫,他一边向村“两委”反映,一边组织动员左邻右舍乡亲们和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两天就完成40亩大田移栽任务。张长进在医院得知烤烟移栽结束的消息后,感激之情催泪而下,话语无法表达,连声说到“感谢!感谢!”
李世发从事烟草种植20余年,年均种植烤烟40余亩,年均收入20万元。在烤烟生产的每个环节,从育苗、移栽到大田精细化管理,再到烘烤,他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多次受邀到镇内外对烟农进行技术指导。发挥镇人大代表“领头雁”作用,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王庄村群众组看组、户看户,竞相发展烤烟,全村年均发展烤烟近2000亩,产值800余万元,使王庄村成为市内“第一烟草大村”,更是“陕南第一烟草大村”。他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组建了烤烟专业合作社,为“烟草强村”建设贡献个人力量。在烤烟生产中需要大量劳动力,全部聘请村内的脱贫户来务工,让村内的群众多了一条增收致富路子。同时,他牵头组建的亿中旗劳务外包服务队,不仅在村内为务烟农户解决劳力不足问题,实现机械化的“一条龙”服务,时间短,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烟农非常满意。服务队还外包跨村服务,解决其他村劳力不足人手不够的燃眉之急。
作为一名镇人大代表,他履职尽责,勇于担当,舍小家顾大家,无论是产业发展、公益事业、群众“急难愁盼”之事,还是乡村振兴各项行动,他总是冲锋在前,模范带头,作出了表率。发挥了一名镇人大代表的应有作用,他所做的点点滴滴细微之事,体现在“民”字当“先”、“民”字当“重”,感动了身边人,都说“他是一名为老百姓着想的‘好代表’”。
编辑:赵佳欣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