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行动· 除患 | 渭南高新公安:以禁毒社工为抓手 闭环管控见成效

时间:2023-03-20 17:56:27来源:渭南警讯作者:

近年来,渭南高新区吸毒人员管控工作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禁毒委的正确指导下,以禁毒专职社工为抓手,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治理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吸毒人员管控,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连续三年,吸毒人员管控率达100%,其中社区戒毒人员和社区康复人员复吸率降为零。

建立社工队伍

打好禁毒工作社会化管理基础

 

吸毒人员管控工作是禁毒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打击、管控这三个阶段闭环式治理的最后环节。为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控,高新区根据市禁毒委下发的《渭南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责任制度》的要求,主动向区党工委汇报,于2019年向社会公开招考了10名禁毒专职工作人员,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及吸毒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专职社工工资由财政列入预算,公安分局、街道办还根据社工具体工作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社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加强培训考核

提高社工队伍工作能力

 

为确保专职社工队伍发挥作用,提高社工队伍的工作能力,高新区从强化培训考核,明确工作责任等方面入手,提高社工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加强教育培训。先后对禁毒社工开展了《禁毒法》、《戒毒条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人员职责》、《保密制度》、《涉毒人员毛发样本检测规范》等一系列专题培训,邀请富有经验的民警传授开展工作的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并利用每周一例会,有计划的、有系统对禁毒法律法规及管控工作方法开展学习讨论,全面提高社工的禁毒业务知识。明确工作责任。建立了禁毒社工统一管理制度和社工进驻街道办工作制度,即禁毒社工由区禁毒办统一管理、各街道办分别进驻两名社工,并明确社工工作职责。要求每月定期开展一次禁毒宣传教育和吸毒人员帮教,并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制定戒毒康复计划,落实戒毒康复措施,督促戒毒康复人员履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定期开展谈心、尿检工作,发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吸毒或违反《协议》的行为,及时报告,建立吸毒人员档案;开展辖区毒情监控,配合社区民警,带领禁毒志愿者,不定期开展对辖区娱乐场所的毒情巡查,每季对辖区毒情进行分析,提出工作建议。加强工作考核。定期对社工从组织纪律,政令畅通,工作效率三个方面进行考核,每月评选社工之星,年底根据评选情况,推选省、市、区禁毒先进工作个人,发放一定数额的奖励,提高社工工作积极性。

积极探索创新

因地制宜开展管控工作

 

由于高新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起步较晚,初期实践中存在着戒毒康复人员行踪不掌握、脱失管控、不配合戒毒工作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有效解决工作遇到的这一瓶颈,加强对戒毒康复人员有效管控,高新区一是借鉴企业管理模式的经验,将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钉钉”移动办公平台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日常工作相结合,创新形成了高效的“钉钉+戒毒康复”的“钉钉打卡”的工作举措,实现了对辖区231名戒毒康复人员100%有效落实管控。自应用“钉钉打卡”管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工作模式以来,禁毒社工对戒毒康复人员由“常规管控”转变为“日管控、周打卡、月提醒、随时视频谈话”等智能化模式,真正让戒毒康复人员由不能吸,变为不敢吸,最终达到不愿吸的目的。

 

跟戒毒所对接,建立戒毒人员期满出所接回签约制度。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期满出所,要求社工到戒毒所去接回,带领他们前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地,会同街道禁毒办一起签订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书,确保无缝对接,不出现漏管现象。

启动“社工+T”模式

全面加强吸毒人员管控

 

“社工+T”模式的“社工”,即以禁毒社工为工作主体;“T”,即多方力量相互配合,实现涡轮增压式的管控功效。

 

建立高中低风险人员家访机制。明确由社区民警走访高风险人员家庭,禁毒社工走访中风险人员家庭,村组社区网格员走访低风险人员家庭的工作原则,实现了禁毒社工+社区民警+村组网格员三驱动的开展对吸毒人员及其家人的日常帮教工作,确保吸毒人员尽早回归家庭,回归正常生活;建立了就业推荐机制。针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难的问题,禁毒社工联系区劳动服务中心,开通绿色通道,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建立了健康体检机制。针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易患传染性疾病的问题,禁由禁毒办社工协调联系区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开展免费体检服务,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确保及时掌握每名戒毒康复人员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治疗,从而解决了戒毒康复人员有病不知、有病不治的困扰, 真正做到了让戒毒康复人员“健康有人管、就业有保障”。近三年以来,在“社工+T”模式的运行下,共家访500余人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200余起,对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推荐就业20余人,免费体检15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