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5:33:05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
近日,洛南县人民检察院开展了“知党情、学党史、牢记使命跟党走”为主题的“书香商检”读书会活动。活动中,干警围绕共读一本红色书籍、共听一个红色故事、共诵一首红色诗歌进行分享发言。
通过开展“知党情、学党史、牢记使命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干警以红色经典为伴,与革命先烈同行,以红色精神为旗,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在红色文化熏陶中锻造红色信仰,点燃红色初心,争做红色传人。
共读一本红色书籍
推荐一:《林海雪原》
书中描写一支东北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这股匪徒是原国民党的败兵,流窜到我军后方。
书中战士们吃苦耐劳,在雪原中纵横,与敌人做艰苦的斗争,在斗争中,战士们高度发挥了军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战胜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苦,克服了想象不到的困难,在冰天雪地里,侦察奔袭,斗智斗力。情节一环扣一环,精彩纷呈。
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那么活灵活现,个性十足。如年轻有为的军事将领少剑波,他的沉着冷静、不骄不躁、英勇善战、足智多谋都令我钦佩。为了彻底消灭最后也是最顽固的威虎山上的顽匪,少剑波和杨子荣数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机智壮烈的“智取威虎山”……
对他们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爱的乡亲们所流的。无论在多么危急的情况下,都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利。他们对自己人生的目标,执着地追求着,不畏层层险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也许他们认为:面对自己的人生,唯有拼过,才了无遗憾。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便会对自己的前途、要走的路感到迷茫,徘徊不定,成为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
作为青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勇于拼搏的气魄,决不放弃的信念,那么在精神上永远是无法被击倒的,不会因中途的失败而放弃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了理想这盏明灯的指引,我们才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前进的方向。
细细品味《林海雪原》一书,发现它讲述的不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一股勇气,使我们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推荐二:《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这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共青团中央也号召全国青年学习这部作品,是不可多得的红色经典读物。
推荐三:《创业史》
《创业史》是当代著名文学家柳青所著的一部红色经典著作,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的史诗式巨著,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小说故事的背景是农村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以梁三老汉父辈创业的故事作为开篇,经历了互助合作的风风雨雨,以走上集体化道路为终。小说虽描绘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但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每个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思想转变以及矛盾与斗争,反映了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人民思想、情感的变化。
作者在《创业史》中使用了典型化的创作方法,他把农业生产化运动,放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进而写出历史演进的趋势,而非仅仅就合作化去写合作化。梁生宝是新人物的代表,作品着重反映了他的成长以及逐渐在蛤蟆滩上发生影响力并掌握话语权的过程和姚士杰、郭世富等以前蛤蟆滩上的能人们逐步丧失影响力和退出权力结构的过程。
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有执着的信念。梁生宝始终坚定着“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有坚守着内心的信念,自力更生、迎难而上,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从主人公梁生宝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作为新时代青年,可能成就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坚持不懈的精神可以使个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只要坚持初心使命,永葆信念信仰,就一定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创业史》。
共听一段红色故事
故事一:红军将领黄开湘的事迹
黄开湘(1901年—1935年11月),又名为王开湘,江西弋阳人,中共党员,1926年参加革命。
无论是在创建赣东北苏区的艰苦斗争中,还是在历次反“围剿”作战中,身高一米八的黄开湘,常用一把斧头和敌人肉搏,勇猛无比,威震敌胆。被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袖人物亲昵地称为“斧头将军”。黄开湘历任赣东北赤色警卫团团长、红十军八十二团政治委员、红十一军二十师政治委员等职,是飞夺泸定桥22勇士所在的红四团团长,“腊子口上降神兵”的红四团团长,吴起“切尾巴战役”中陕甘支队一纵队四大队大队长。长征中黄开湘指挥的最经典战役--飞夺泸定桥、攻占腊子口。
1935年5月,一道天然屏障——大渡河,横亘在长征中的中央红军面前。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大渡河水流湍急,巨浪能掀起几丈高。蒋介石派部队前堵后追,妄想凭借大渡河天险,将2万红军全歼于此。泸定桥,就是红军快速通过大渡河的唯一路径。
危急时刻,红四团团长黄开湘和政委杨成武一道,带领红四团直扑泸定桥。此时,他们距泸定桥240里,他们要一昼夜飞奔240里,夺取泸定桥。1935年5月29日下午4点钟,红四团的22名勇士背插马刀,手提驳壳枪,带着手榴弹,爬上了铁链,冒着敌人的炮火向前冲去。黄开湘在桥头坐镇指挥,杨成武带着第二梯队紧跟在敢死队后面配合。全团的司号员集中起来吹起冲锋号,所有的武器一齐向对岸敌人开火,军号声、枪炮声、喊杀声震撼山谷。
最终,泸定桥被拿了下来。但是,这并不是最后一场恶战。川甘交界处的腊子口,陡峭的岩壁直上云天,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唯一通道。如不迅速拿下,国民党追兵赶到,红军就可能在这里全军覆没;如果调头回去,红军将重新陷入雪山草地的绝境。9月15日,红四团接到军委命令:“三天之内夺取腊子口,扫清前进中阻拦之敌。”在这里,红四团遭遇巨大阻击,10多个小时里, 5次进攻都没打下来。
趁着夜色,两个连,上百人,每个人别了十多颗手榴弹,在黄开湘的率领下开始迂回突袭。一名被叫做“云贵川”的苗族小战士,率先攀爬上了崖壁,然后甩下绳子,黄开湘和战士们顺着长绳一个个往上爬。凌晨,翻越天险的黄开湘带领战士们居高临下用手榴弹炸毁敌碉堡,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敌军全线崩溃。
腊子口战斗是红军长征中少见的硬仗之一,也是出奇制胜的一仗,充分显示了黄开湘的军事指挥才能。事后,毛泽东风趣地说:“有斧头将军(指黄开湘)和白袍小将(指杨成武)为先锋,就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
故事二:《梅岭三章》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斗争的同志,斗争环境和斗争生活更加艰苦。
从1935年5月到1937年9月的两年多时间里,游击队都是在深山密林中住山洞,卧茅草,风餐露宿,基本没有住过房子。晴天好说,夏天也过得去,下雨下雪天就难过了。游击队员们只有在大树下避风雨,或者打一把伞,坐在伞底下过夜。敌情不是很紧张的时候,他们可以在深山密林中搭几个草棚子住一住,可是敌人经常搜山抄山,搭棚子容易被敌人发现。于是,游击队就给每位队员发一块布,宿营时将布的四角用绳子系在树枝上当帐篷遮风避雨。为了防止敌人袭击,一晚要转移好几个山头睡觉,每次转移时都不能走山路,只能走没路的地方,以免中敌人埋伏,更不敢照手电、打火把,以免暴露目标。
国民党军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游击队有时一连六七天吃不上一顿饭,只好挖野菜、采野果充饥,找不到野菜山果,就喝山泉水填肚子。最困难的时候,三个人共穿一条裤子。怎么穿呢?就是有任务的同志出去时穿裤子,没任务的就光着身子留在山洞中。寒冬腊月大雪封山,没有棉衣棉被,又不能生火取暖,陈毅、项英等就背靠背坐着,用被单裹在一起,靠体温御寒,冻得根本无法入睡。
许多人耳熟能详的陈毅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写的《赣南游击词》,就真实生动地记载了游击队当年的艰苦斗争生活: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1936年冬天,国民党军对陈毅隐蔽的大余梅山实行严密包围。此时,陈毅旧伤复发,伤病交加,行动困难,只好埋伏在草莽中20余天。因担心不能脱险,陈毅危急时刻写下了豪气冲天的《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在陈毅光辉的一生中,有20多年的时间是在铁马金戈的枪林弹雨中度过的,而赣南的三年游击战,正如陈毅自己说的那样,“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梅岭三章》就是对这一境况的最好反映,陈毅以其崇高的革命情操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临危而斗志弥坚的豪迈胸怀,谱写成这一不朽的壮烈诗篇。
故事三:王二小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走到山口时迷路了。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要他带路找八路军。王二小心想:俺们的队伍在山头上埋伏着呢,我把鬼子带进去正好让八路军把他们统统消灭掉。想到这儿,王二小装作害怕的样子答应了鬼子。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正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乡亲们都安全了。但是,我们年仅13岁的小英雄王二小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了。
共诵一首红色诗歌
《黄河颂》
作者:光未然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作者: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忆秦娥·娄山关》
作者: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读书会结束后,干警们纷纷表示此次读书会让大家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在今后会更加积极地学习党的奋斗发展史、理论创新史、自身建设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强化检察职责担当和历史使命感,更好的为检察事业做出贡献。
来源:洛南县人民检察院 张芝
编辑: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