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8 23:03:38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王梦驰
穿上法袍、拿起法槌、站上法庭,就有了更大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基层法院民事审判法官,刘曼真正做到了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以真心解忧、让正义速达,在平凡的基层员额法官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坚定不移地践行“司法为民无小事”。她是司法战线的“多面手”、群众权益的“守护者”、诉源治理的“排头兵”、弘扬法治的“领路人”,当好一名基层员额法官,是她心中永恒不变的坚守。
司法为民,当好群众权益的“守护者”
在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原被告于2014年达成了房屋互换协议,将双方房屋互换,原告已经配合将原告的房屋过户至被告,但被告一直没有配合将被告的房屋过户至原告,因被告是高龄老人,外出困难,配合不了原告履行过户手续,原告无奈向法院寻求帮助。考虑到被告已经有九十多岁高龄,长期患病卧病在床、行动不便,刘曼带领审判团队顶着似火的骄阳、穿过狭窄的楼间小路,怀抱国徽,将庭审现场搬到当事人的床边,对这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进行调解,并于当天成功化解了原被告双方的矛盾。一枚国徽、一个审判团队、一次往返数里的路程,再次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诉前。
刘曼作为这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承办法官,她首先提议采用“巡回审判”的方式,在当事人家中开庭审理该案,“哪里有纠纷,司法服务就要延伸到哪里,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看得清、信得过的方式解决纠纷,才能真正做到服判息诉。巡回法庭是人民法院的第一线,我们法官来到田间地头、来到群众炕头,才能让巡回审判走进老百姓的心头!”刘曼目光坚定地说道。
如我在诉,做好诉源治理的“排头兵”
在一起侵权纠纷案件中,原告因为水泵运行时的噪声过大影响自己休息,与物业公司多次交涉不成,无奈向法院多次起诉寻求帮助。在审理过程中,原告每周都来法官办公室哭诉,请求法官解决自己的问题。刘曼作为这起案件的承办人,在宣判结案后,仍然不忘问题的解决,顶着炎炎烈日,随同街道办、社区工作人员又前往案涉小区再次开展调解工作,在小区的公共场地上同群众“拉家常”,与群众同讲“贴心话”、“家常话”,运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释法说理,将严谨难懂的法律条文表达得通俗明白,将高深的法律价值转化为人民群众朴素的价值观,最终促成双方达成阶段性调解协议,真正做到了释疑解惑,把法律和知识送进了老百姓心里。
随后,刘曼还不忘“抓末端,治已病,抓前端、治未病”,把能动司法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始终,在案件审理未端再发力,向案涉小区物业公司及所属街道办发出司法建议书,助力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例来教育群众,用司法建议的“金点子”转动社会治理的“金钥匙”,真正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方”的效果。
法治助企,当好营商环境的“护航人”
在一起涉企合同纠纷案件中,原被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之间长期存在资金往来,被告公司法定代表人向原告公司法定代表人借款用于公司日常经营运作,后被告以取得工程建设项目资格为由,与原告签订协议将借款转为分包工程保证金,但是被告一直不履行协议,原被告双方矛盾激烈、对抗情绪很大,又经历一审、二审后发回重审,长期的诉讼更激化了双方矛盾。在仔细梳理了案件的来龙去脉后,刘曼意识到这个案件若不及时解决,不仅仅影响原告的合法权益保护,还关系到两家企业数千名员工和家庭的正常生活,更关乎着辖区内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为此,刘曼不顾这起案件标的额大、案情疑难复杂、发生时间久远、证据众多等诸多困难,突破层层险阻,经过多次庭审理清事实及时作出判决,被告公司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最终高效妥善解决了这起纠纷,事后当事人满怀激动地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刘曼以自己的力量,用涉企纠纷化解的小支点,撬动起服务企业发展的大格局,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贡献了更多司法动力,她以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注入了新动能,不断提升着经营主体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一路走来,刘曼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步丈量着法律的长度,用自己的双手一页页书写着法律的宽度,用自己的语言一声声传递着司法的温度。她用法官“多跑路”换来群众“少跑腿”、用法官“多讲理”换来群众“少喊冤”、用法官“多调解”换来群众“少上诉”,让司法的力量和温度更加可触可感、让法治社会的美好未来前景更加可期可盼,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司法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用自己的力量撑起了一片“法治蓝天”!
来源:碑林法院
作者:王梦驰
编辑:赵佳欣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