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物流寄递涉假治理:挑战与机遇——以西安公安物侦支队七大队责任区行业管控为例

时间:2023-12-21 21:49:59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张仕禹

西安市公安局物流寄递犯罪侦查支队 张仕禹

资料

随着经济发展及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寄递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在十二五规划中物流产业被明确定位为生产型服务业,涉及运输、仓储和信息等相关行业,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的高速运转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社会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物畅其流”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确定了国内流通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物流寄递产业作为新兴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隐患,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崛起,违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物流网络,形成线上网络销售,线下物流配送的涉假模式,新时期下物流寄递产业已成为涉假重灾区。

一、背景及意义

(一)2005年7月25日,西安市公安局物流寄递犯罪侦查支队成立以来,在行业治安管控方面先试先行,取得了显著成绩,创建了物流寄递行业治安管控的“西安模式”。通过近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思考,在涉假治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长足进步和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近年来,在全球疫情大爆发、经济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支队工作力度不减、成效不降,尤其是面对“违法渠道更隐蔽,违法方式更多样,违法情形更复杂,违法地域更广泛”等困难和问题时,坚持问题导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整治制售假违法犯罪的系列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市有关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顺应“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趋所势,统筹谋划,通过大数据分析、情报导侦研判,构建“预警超前、精准打击、协同作战、手段智能、资源融通、职能清晰”的涉假治理查辑体系,充分发挥“属地主责、警种支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理念,持续依法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各类侵权假冒突出犯罪,掀起打假行动新高潮。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大再次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坚持从政治高度、政治角度认识看待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专项工作,清醒认识到打假工作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经济、保增长、促民生的关键举措,是维护我市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正常运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坚持对涉假违法犯罪“零容忍”,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充分认清此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增强打假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不断推进打假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坚决遏制涉假违法犯罪蔓延趋势。

二、物流寄递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当前寄递业存在的问题。一是从行门槛低,漏洞频现。大量快递分(子)公司、挂靠(加盟)公司和代办点在城乡各处随意设点。这些加盟公司为更大范围地占有市场份额,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一般通过“租民房+电脑+电话+电动车+工商营业执照”即可开业,有的快递网点连工商营业执照也没有,至于三防设施、安检设备、消防器材几乎为零。二是人员流动性强,监管缺失。目前,物流、寄递行业涉及多个环节,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且流动性很强。许多企业的内部管理较混乱,流动人员频繁出入,企业经营者不掌握也不关心员工的真实情况,发生员工涉假事件后往往无法向侦查部门提供有效信息。三是从业不规范,法律意识弱。法制宣传基础薄弱缺乏对相关经营者、员工进行涉假物品、违禁品识别的技能培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从业资质鱼目混杂,自我约束形同虚设。目前,七大队监管三个分县局,其中蓝田县:快递末端网点82个,快递分拨中心1家(韵达),零担物流运输企业4家,从业者约1500人。雁塔区:快递末端网点295个,零担物流运输企业13家,从业者约1375人。高陵区:快递末端网点约120家,零担物流运输企业1家,仓储物流园8家。从业人员约5000人。同时还主管韵达、菜鸟两个企业情况。韵达:西安市60家网点,从业人员785人,分拨1400人。菜鸟:西安市2100多家末端网点,从业人员约4700人。所有末端网点多以加盟制、承包区、挂靠式等经营模式为主,呈现“小而乱、多而杂”格局。在工作中发现,许多知名寄递连锁企业因业务量庞大、自身法律意识淡薄,致使收寄验视制度形同虚设,如“四通一达”等较为知名的企业在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大大小小的漏洞与隐患。二是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正规的专业性培训。众所周知,寄递员的收入与揽件、寄件数量相挂钩,在利益的驱使下,从业者一味追求多揽件、多寄件,进而在收寄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收寄关这一关键环节把不牢,实名收寄制度未能完全达到100%。更有甚者,直接私拆、甚至偷换盗取快递包裹,或将寄递包裹上记载的公民个人身份信息打包售卖,给公民经济、个人信息安全带来巨大风险。三是职责标准不明,监管力量薄弱。寄递监管信息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寄递业服务立体化监管网络,并且邮政主管部门对于公安机关抄告或移交的案件处罚标准及幅度较小,不能起到震慑作用。针对寄递行业迅猛发展,国家也相继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但与行业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缺乏具体细化的监管职责分工,造成对物流寄递业生产经营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造成部分寄递企业对公安机关整改要求不当回事,整改情况不甚理想。同时,公安机关在寄递业管理中唱“独角戏”的现象较为严重,难以切实担负起寄递业管理职责。

三、物流寄递渠道涉假的特点

(一)物流快递渠道售假成本低、效率高,且具有隐蔽性。不法分子看中物流运输涉假成本低、风险小、安全性高等特点。

(二)涉案范围较广,常出现跨区域作案。在我国,物流托运形式多样。一些物流寄递公司为了利润最大化,往往来者不拒,违规托运情况经常发生。尤其是乡镇、偏远农村的物品托运都是由大型物流公司外包给当地物流,通过运至市级大型物流公司中转站进行中转后分发给全国,涉及环节较多,后续调查难度很大。

(三)发现线索、获取情报难。由于涉假分子在办理非法托运时通常将被托运的涉假物品进行伪装,混迹在众多托运货物中,较难发现。执法人员如果没有准确的情报,很难发现目标。

(四)证据搜集、追究责任难。非法涉假交易经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其藏涉假窝点不固定,在资金结算方式上实行独立账户,很少用现金交易。此外,他们上下线之间组织严明,分工明确,即使查到其中一个环节,也很难顺藤摸瓜,形成证据链。

四、涉假治理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由于物流寄递渠道涉假犯罪案件数量相对较少,案件侦破难度相对较大,侦办过程中公安机关既要跨区域合作,又很难抓到幕后真凶,所以,在有些民警眼中,物流寄递涉假案件只是一般的案件,不足为患,根本不值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侦破。这种对物流寄递涉假案件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存在明显的偏差。因此,必须充分认清物流寄递涉假的危害,提高认识,提高觉悟,多调查,多研究,强化预防,主动出击,将物流寄递涉假迅猛之势扼杀于雏形阶段。

(二)建立物流寄递涉假联席会议制度。各级邮政部门要会同物流行业主管部门,认识到寄递业涉假整治不是公安机关的“家事”,仅靠公安管理难以实现。坚持群防群控,整合执法力量,形成各部门同步响应、主动协作、联管联动的集约执法工作模式。加强公安、海关、安全、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联系,层层级级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积极配合,有力协作,搭建相对稳定的联络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掌握物流寄递渠道进行的涉假活动动向,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措施,形成合力,联合打击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进行的各类涉假犯罪活动。

(三)健全和完善物流行业的涉假专门性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邮政法》、《禁寄物品指导目录及处理办法(试行)》、〈寄递服务企业收寄物品安全管理规定〉、《关于切实加强寄递物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物流、寄递渠道安全监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为物流行业的涉假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据和规范要求,但是并不足以涵盖物流行业涉假工作的全部内容,无法对物流涉假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规范与指导,也无法真正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涉假工作的全面深入与开展。为使物流行业涉假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立法活动来健全和完善物流行业的涉假专门性法律法规。

(四)加强对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辩识涉假宣传培训。应面向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开展涉假知识宣传培训活动。现阶段,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识假辨假查假能力普遍不强,有针对性地开展以“识假辨假查假”等为主要内容的禁假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对涉假工作在物流行业中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对涉假种类、涉假特性、假品危害的感性认识,提升识假辨假查假的能力,强化打击涉假犯罪的技能和水平,有极其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五)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涉假查缉力量的投入。当前,我国物流行业普遍严重缺乏查缉假冒伪劣产品的技术设备,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涉假治理工作的开展。各级邮政和公安专业部门要从涉假工作实际出发,加大对物流行业涉假工作的专项投入,一是公安物侦部门要组建物流专业查缉队伍,二是邮递部门要加大对寄递物品的查控力度。努力配置急需的技术设备和交通、通讯、防护等装备,确保物流行业涉假工作正常开展。

(六)强化情报意识,加强布建信息员建设。“侦查破案,情报先行”。涉假案件的侦破更离不开情报支持,布建信息员所提供的情报线索对于成功侦破物流寄递涉假案件是相当重要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可以在物流寄递涉假案件的高发地区,有意识地通过“阵地控制”、“破案留根”、“拉出打入”等侦查手段在物流行业中物建布建信息员,及时、准确地获取涉假犯罪情报线索,少走“以货查人”的弯路。尽可能的做到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开展侦查工作。

(七)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物流寄递渠道涉假犯罪案件的侦办能力。物流寄递渠道涉假犯罪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犯罪手段,其隐蔽性鲜为人知,公安涉假部门的侦查手段、方式、措施、理念尚不成熟,还处于摸索阶段,犹如面临一场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加强侦破此类案件的专项业务学习,探寻涉假犯罪分子利用物流寄递渠道涉假物品的程序、特点、规律和运输手段,寻踪觅迹,不断摸索和尝试各种侦查破案手段及堵源截流查缉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扭转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无奈僵持的被动局面,变被动为主动,给涉假犯罪分子一记重拳。

纵然,目前物流寄递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物流寄递行业的不断发展,寄递涉假案件也逐渐增多,这给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治理寄递涉假不仅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随着寄递涉假治理的不断加强,消费者对物流寄递企业的信任将逐渐增强,这将有助于推动物流寄递行业的发展。同时,寄递涉假治理也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他们可以开发更加智能化的监管系统和溯源技术,为物流寄递企业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服务。

总之,治理寄递涉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紧盯涉假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环节,围绕群众最关心、最关注,全力侦破一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大案要案。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和创新的思维,才能够在新时代下实现物流寄递涉假治理的目标,让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编辑:康爱国

审核:姚启明